科技“网”事 | 回天“城市大脑”,让城市治理更智慧
为推进 回天地区
社区 治理精细化
提升社区治理能力
2020年
回天“城市大脑” 应运而生
通过市、区、街数据互联互通
以网络与科技赋能基层治理
自上线以来
回天地区居民的
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逐步提升
聚焦堵点
回天“城市大脑”应运而生
回天地区位于北京中心城区以北,区域总面积约63平方公里,包括一镇六街道、134个社区和村,常住人口约80余万人。
人口高度集中,交通拥堵、出行不畅、停车难、垃圾分类混乱等问题随之而来,一直困扰着部分居民,也给相关部门开展工作带来不少阻碍。
多年来,面对回天地区层出不穷的问题,昌平区一直在探索如何治理。
2020年5月,北京市提出“用大数据管理回天地区”的思路,通过建设回天“城市大脑”,让各类问题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作用下逐渐可视化,精准、快速解决问题。
回天“城市大脑”主要聚焦镇街在基层治理、社区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寻找治理路径。
“我们希望通过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利用,以更加精准化的大数据去管理回天地区,以更加智慧化的手段去解决基层治理,甚至是区域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回天“城市大脑”联合工作组成员介绍,自2020年他们便开始了对回天“城市大脑”的开发与建设。
于是,回天“城市大脑”联合工作组开始以调研走访的形式了解基层、发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研究和开发出更贴合实际的系统和平台。”
大到街道或社区日常有哪些工作,小到工作人员如何办公、用哪些软件……白天,工作组分散地“蹲点”了解各街道或社区(村)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晚上,大家凑在临时的会议室里开会研究“回天大脑”的搭建思路与方案,这一研究,经常熬到凌晨三四点。
期间,工作组还不时与镇街、委办局工作人员、居民代表等围坐一起,以调度会的形式征集问题,询问需求。
半年多的调研和“蹲点”没有白费。同年12月,回天“城市大脑”“1+1+3+N”体系架构形成,回天“城市大脑”1.0版搭建完成。
向上滑动查看“1+1+3+N”体系架构
?首个“1”为基础设施,主要指基于现有政务云、大数据平台、一张图、物联感知平台等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形成“回天大脑”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
第二个“1”为数据底座,是指在昌平区大数据平台基础之上,通过市级大数据下沉、区级部门数据横向打通、企业及社会数据融合、镇街社区数据摸排等,汇聚形成数据资源池。
?
“3”是指“三屏”联动体系,其中,大屏为领导驾驶舱,支持领导决策和指挥调度,发挥运行态势感知和决策辅助等作用;中屏为镇街社区综合治理平台,为基层工作人员提供统一、集约化的应用场景支撑,为街道及社区治理和管理工作进行赋能;小屏为移动端综合服务平台,为基层提供统一的移动端协同办公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小程序,助力回天地区城市精细化管理在基层落地,提升百姓参与度和获得感。
“N”是指多个应用场景,初步完成了基层治理、社区管理和交通出行3个领域9个应用场景的建设工作。
体系搭建完成后,回天“城市大脑”开始进入试用阶段。
为促进基层的理解与使用,一方面,相关部门不定期统筹调度,督促各部门积极为城市大脑提供数据和其他支持,打好“数据底座”;另一方面,技术团队为试点街道、社区进行平台操作的系统培训,并通过试用发现问题,优化操作流程。
多措并举下,基层对整个系统的了解渐渐深入,使用积极性也稳步提升。
解决痛点
基层治理渐入佳境
立汤路是天通苑直达北京五环的重要干道,曾经,每天早晚高峰有数万辆车拥堵在这条不足4公里的路上,让途经此处的大家苦不堪言。
回天“城市大脑”借助北京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的交通大数据平台,精准掌握区域内交通总体态势和关键指标,联合相关技术企业,基于智能计算盒子,研发智能信号优化算法,融合地图路网大数据,实现车辆排队长度自动识别,自动调控红绿灯时长,缓解了回天地区部分路口拥堵问题。
目前,智能计算盒子正在立汤路附近5个路口进行试点,其中,试点路段单个红灯等待时间平均降低10%以上,真正实现了“上班少堵十分钟”。
除交通出行领域,“回天大脑”在基层治理、社区管理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借助“回天大脑”,试点的龙泽苑社区就率先尝到了甜头。
“以前不少居民嫌麻烦,各类垃圾混装着就送到了垃圾桶站,每次都提醒,但依然屡禁不止。”提及以前的垃圾分类情况,龙泽苑社区相关负责人回忆,社区为此事花了不少力气,但收效甚微。
调研得知垃圾分类不精准、垃圾桶满冒等情况给社区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回天“城市大脑”针对各社区信息化水平不同的情况,量身打造“智能垃圾桶+积分兑换”和“普通垃圾桶+智能摄像头+积分兑换”两种模式解决问题。
据初步统计,通过各类数字化手段的运用,目前,各试点社区的厨余垃圾分出率提高40%,社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更强,社区开展的垃圾分类工作也更为顺畅。
不止垃圾分类,在小区治理方面,“高空抛物、私自占用消防通道等行为可通过系统实时监测,智慧门禁也使出入小区更为便捷。”工作组人员表示,依托网络技术手段搭建丰富的场景应用,回天“城市大脑”为群众生活带来了便利,也使基层治理更为精准、智能。
目前,回天“城市大脑”在回天地区广泛投入使用,在接诉即办、疫苗接种、基层治理等多方面发挥着作用。
截至目前,回天“城市大脑”累计建成基层治理应用场景10余个,指挥调度场景12个,参与建设部门15个,参与方案论证、建设企业20余家;累计接入使用数据230类、3000多项;累计用户访问量突破450万次,服务居民40余万人次。
目前,联合工作组也正在着力推进回天“城市大脑”系统2.0版的开发运营。下一步,工作组将继续完善相关制度,强化系统运行环境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争取为更多群众带去方便,为基层治理提供更多“智”力支持。
文/本报记者 孙丽萍 徐京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