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人民币与美元欧元汇率变动的因素分析.docx
发布时间:2023-08-26 05:53:06 点击量:
影响人民币与美元欧元汇率变动的因素分析
一国汇率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货币现象,表示为两国货币之间的比价,而实质上汇率背后隐藏着复杂的经济现象。汇率水平的高低除了受政治因素影响外,在更大程度上是由诸多经济因素决定的。利率平价、购买力平价、国际收支学说等都是分析经济因素变动, 进而决定汇率的汇率决定理论。本文根据汇率理论,实证研究人民币对美元及欧元汇率,并分析影响汇率走势的主要因素
(一)我国的经济状况
经济增长对于长期汇率水平的决定有着重要影响。国内经济状况是人民币汇率稳定的 重要保证。汇率反映的是一国货币的对外价值。经济实力是决定汇率的根本原因。近年来, 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贬,但整体缓步上扬, 其根本原因是我国经济实力的逐渐增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相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实体经济层面推动人民币长期升值的动力源泉。衡量国家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GDP 与人民币汇率有很大的相关性
(二)人民币流通状况(购买力平价理论)。
卡塞尔认为,应该根据两国货币的相对购买力来确定它们之间的汇率。他的逻辑是: 对一个国家的货币的需求,其实是对这种货币的购买力的需求,因此,货币的汇价应该由它 们的相对购买力来决定。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汇率之变化应该等于两国通货膨胀率之 差除以外国的物价指数。如果用π * 和π 来表示美国和中国t0 到t1 期的通货膨胀率,S0 和S1 表示t0 到t1 期的汇率, 则相对购买力可以用公式表示为:(S1-S0)/S0=(π -π *)
/(1+π *)。相对购买力平价的要旨是,汇率变动是由中美两国之间相对通货膨胀率决定的。如果中国通胀率大于美国通胀率,则人民币应该贬值,反之,人民币应该升值。从长远看, 生产者价格指数和消费者物价指数呈现出类似的通货膨胀率。以下采用2003-2009 年季度的中美居民价格消费指数,通过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分别以2003 年第一三季度、2004 年第一三季度、2005 年第一三季度、2006 年第一季度为基期,计算出2003-2009 中、美CPI(2002 年同月=100) 相应的通货膨胀率和汇率。
(三)利率差异(利率平价理论)
利率平价说从资金流动的角度指出了汇率与汇率之间的密切关系,有助于我们正确认 识现实外汇市场上汇率的形成机制。在利率变动由市场决定时,使得频繁的资金流动在迅速 变动的利率上及时的反映出来。同时,利率变动又可对利率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即如果一 国的利率水平高于周边的国家,将吸引国际资本流入增加,使本币需求上升,这可能导致本 币汇率上扬。利率平价表达式为:(F-S)/S=i-i*。其中,S 是将本币换成外币的汇率,F 是将外币换成本币的汇率。i 是本国利率,i* 是外国利率。上式反映了汇率与两国利差的相互关系。当本国利率相对外国利率上升时,两国利差增大,汇率下跌;反之,汇率上升,即 F 与i-i* 成正比。通过对表5 中F和利差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两者的相关性不高, 相关系数为0.263457。分析结果显示,F 与i-i* 成反比,我国的汇率变动与中美之间的利差正相关。这与利率平价理论是矛盾的。究其原因,我国的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利率水平
是由人民银行制定的。因此,我国必须培育一个发达的、有效率的货币市场,在货币市场上利用利率尤其是短期利率的变动来对汇率进行调节。例如,当市场上存在本币将贬值的预期时,就可以相应提高本国利率以抵消这一贬值预期对外汇市场的压力,维持汇率稳定。
(四)国际收支(国际收支理论)汇率是外汇市场上的价格,外汇市场上供需流量
的变动对其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外汇市场上的交易行为又是由国际收支决定的,因此, 国际收支状况与汇率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如果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引起外汇需求增加而可能 导致外汇汇率上升和本币汇率下降。顺差意味着本币需求增加, 可能促使本币汇率上升。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一直呈现顺差,这支撑了人民币汇率走高
(五)政府干预分析
以上主要是从经济层面上分析了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影响。在我国,中央政府的意志及其采取的行动往往是决定短期汇率的重要因素。1994 年我国实行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从1994 年至今,虽然我国汇率双向波动,但缓步上扬。1994 年人民币并轨时,汇率为1∶8.7。在1998 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 人民币没有贬值,仍然保持稳定,1 美元兑换8.2757 元人民币。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能力增强。我国外汇体制改革和有效的外汇管理制度为人民币汇率稳定提供了制度保证,能够有效地防范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随着我国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增强,中央银行将进一步灵活运用货币政策,以维持汇率稳定为基本点,对外汇市场进行积极干预。
通过以上分析,实证分析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结论如下:第一, 中